讓師兄委屈片刻,總比他們兄弟二人直接對上要好,結局已經註定,他不想師兄犧牲,只要雷損不在意頂頭上司的更替,相信師兄會原諒自己的。
半個時辰後,官員們陸續被送過來了。
他們如同待宰的羔羊,大多數人都滿臉茫然和恐懼,為數不多流露出驚疑憤怒的,也都轉瞬即逝,十分收斂,怕被人看到。
太平王起身,上了兩級台階,環視下方諸臣,肅穆道:「諸位大人都知道,昨日夜裡蔡相罹遭不幸,猝然薨殂。退朝後,本王與六五神侯留在宮裡與陛下商談國事,午後才離開。豈料還未來得及走出宣佑門,便有刺客闖入,擄走了官家。」
百官譁然,肅靜的紫宸殿一瞬間變得像菜市場。
太平王等了片刻,看他們消化的差不多,才叫停了私語,「太子不知何時帶兵入宮,打至延福宮,擅動兵戈,宮人死傷無數,神捕司裴銳勤王救駕,太子業已伏誅。只是官家不知所蹤,怕是凶多吉少。」
薛漣剛才找他說明了一切,並通知他,要把他推上皇位,氣的太平王恨不得抽他,礙於人多眼雜,身邊也沒有趁手的工具,只能再踹了他一腳,來發泄一下情緒。
冷靜下來,他就開始思考怎麼收拾爛攤子。
自立為王容易,百官臣服卻很難,想坐穩皇位,無外乎「名正言順」四個字,只有強權是不行的,哪怕以利相許,也會有直至生死於度外的人出現。
每一次皇權動盪都會有許多人死亡,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把不支持他的人全部殺死。可若是當真動手,又會將一部分人逼到對立面,變成自己的敵人。
但又不能太過軟弱,以免招來數不盡的麻煩。
想來沉兒也是這般想的,才沒有公布官家的死訊,對待官員們也僅僅是關押起來,沒有趕盡殺絕。
太子身為儲君必然不能存活,但也不能無故被殺死,銳兒做得就很好,目擊者數量不多,追隨太子的禁軍只是聽令行事,未必知道發生了什麼,而且銳兒眼盲,出於自衛才反擊,將負面影響降到了最低。
把錯處推到太子身上,雖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,但能占據一個「理」字。
成王敗寇,這個污名,太子不能不背負了。
太平王面容冷酷:「國不可一日無君,幾位殿下年幼怯弱,不堪大任,諸位以為,誰能主持大局?」
那些官員是被士兵們請過來的,路上就發現了裡面沒幾個宮人,而且到處都是太平王的兵,早就知道這事跟他脫不了關係。
聽到太平王這麼說,哪裡還能不知道,他這是想某朝篡位!
沒想到太平王的城府竟這樣深沉,與他共事許多年,沒有一個人發現他的異常。
官員們誰都不想當出頭鳥,就這麼一直安靜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