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培風接著說:「長平之戰起初的參戰雙方是王翦和廉頗,雙方都是赫赫有名的將領,僵持之下誰也奈何不了誰,更換將領後更是頂級對決,誰先耐不住誰就輸了。」
朱挽寧:「這種時候其實就比誰耗得下去,很明顯,趙國已經輸了,耗又耗不過,只能主動出擊,失敗是必然的結局。只是對上的是人屠,四十萬大軍,國內養不起,沒有多餘的土地,又不能放虎歸山,不然等幾年又來,你當鬧著玩呢?只能就地坑殺。」
宋培風:「所以長平之戰看似是偶然,實際上每一個結果都是由現實導致的,最後慘烈的結局也只是必然罷了。」
徐珩恍然,又莫名有點不爽他倆這一唱一和的姿態,「看來二位也是熟讀兵書了?」
朱挽寧和宋培風異口同聲道:「紙上談兵耳。」
說罷又相視一笑。
這下太子徹底臉黑了,擋在朱挽寧面前指著宋培風:「你給我出去!」
青年臉上帶著如沐春風的笑意,頗為正經地一禮,「微臣告退。」
朱挽寧看著那人頎長的身姿走出文華殿,聳聳肩,轉頭看向一旁不停竊竊私語的其他編撰,「下一個是誰?」
眾官員:「......」
一刻鐘後,朱挽寧被眾編撰恭恭敬敬地「請」了出去。
她看著文華殿的大門在她離開後迅速關上,連官員在外侍立的規矩都不顧了,不由有些納悶地問維心:「我很討人厭嗎?」
維心忍著笑,溫聲安慰她:「哪裡,是殿下太厲害了,他們自知說不過,又不願丟臉,這才將殿下趕出來的。」
朱挽寧指出她的疏漏:「你都覺得我是被趕出來的!」
維心笑了笑,還沒說話,便聽一道熟悉的聲音插進來:「殿下風采驚人,他們甘拜下風,所以才不願殿下在講學現場的。」
朱挽寧回頭一看,「呀,宋培風,你還沒走?」
文華殿前乾淨整潔,不遠處有紅彤彤的石榴花熱鬧而低調地開著,陽光灑落,回眸一笑的少女坐在輪椅上,背脊挺直,眼睛中有令人難以抗拒的光芒。
宋培風眸中有驚艷一閃而過,他折身行了禮,「微臣猜測公主可能也在文華殿待不久,便在此等了一下。」
朱挽寧嘴角抽了一下:「你直說看出來我會被趕出來不行嗎?」
宋培風低低地笑了一聲,「公主對很多事見解獨到,是一等一的奇女子,是他們魚目不識珠,公主可莫要與他們計較。」
朱挽寧有點心虛:「倒也不是我見解獨到......」主要是後世歷史愛好者們不斷地研究歷史,提出與傳統觀念不同的論據,她看得多了,自然也被同化了。
宋培風卻沒深究她這句話的意思,只是說:「今日天氣不錯,微臣陪公主去東苑轉轉可好?」
064:【!】
064:【宿主!這個人圖謀不軌!!!】
朱挽寧道:【新生研討課上完了嗎?上完我就去跟漂亮哥哥玩了。】
064:【不,沒有,你回來,你給我好好上課!】
朱挽寧瞥了一眼後台顯示的【出閣讀書:簽到完成,請及時提交學習報告。】,便沒心沒肺地安慰064:【沒關係,我就是問問他學習報告怎麼寫。】
064:【......呵,詭計多端的女人。】
第31章 三寸之下無良緣
不過朱挽寧還是沒有答應和宋培風的東苑之行,因為維心眼見她馬上要應下了,便提醒道:「殿下,顏大夫下午要來複診呢,咱們該回無逸殿了。」
朱挽寧卡了一下殼,「對哦,今天顏大夫要來,那我沒時間去東苑了,不好意思。」
宋培風笑了笑,「那臣送公主回去吧。」
朱挽寧也笑了,「好啊。」
走在回去的路上,宋培風問道:「公主的腳傷是怎麼回事,可否告知?」
朱挽寧想了想,「也沒什麼不能說的,之前母后為我著想,幫我纏足,可不久前我失足掉進了海子裡,有點畏水,鬧著要將這纏足解開,父皇母后同意了,便允了我,於是便一直這樣將養著。」
宋培風腳步一頓,「公主就這樣把纏足解開了?」
朱挽寧點頭,「對啊,不然呢?」
隨即又危險地一眯眼睛,仰頭看他,「難道你喜歡小腳?」
宋培風略微沉吟,道:「倒也不是。只是世人對小腳多有追捧,民間多有因三寸金蓮而覓得良緣的美事,公主因為一時想法便放棄這條路,不曾考慮過將來會後悔嗎?」
朱挽寧說:「你真的覺得三
寸金蓮之下有良緣,有美事?」
宋培風沉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