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年前,左凱送給她一根黃金項鍊,這會,竟又送來新年禮物、居然還是項鍊!墜子是一隻胖胖的佛祖坐像。
「他們都說男戴觀音女戴佛,我特意買的,希望你喜歡。」
她掂了掂,連同吊墜大約有30克左右。
「謝謝你!」鄭靜怡非常喜歡,這可是左凱的一片心意,果然是投其所好。
「這個款式,說是今年的最新款。我看著好看,讓售貨員給挑的款。」
「你的心意,我一定好好珍惜。每天戴著。」
大年三十的早晨,
有的人家已經開始團圓吃早飯,
這是源於各地區的習俗不同。
三十凌晨吃早飯的習慣,據說是源於抗日戰爭時期,祖輩們離家遠行去打仗,家人依依惜別,所以選擇在早晨天蒙蒙亮的時候吃團圓飯。這個傳統也延續至今。
鄭家的習俗和大多數人家一樣、吃年夜晚飯,
因為鄭靜怡家的房子比鄭華家房子要大二十多平米,所以兩家人都在鄭靜怡家裡過年。
前兩天,鄭娟已經在準備醬肘子,這道只有在春節才會出現在餐桌上的菜,是鄭靜怡的最愛,
滷菜自不必說,鄭華負責。
炒菜由姨父沈青山掌勺,別看他平時不下廚,但是每逢過年過節、來客的時候,他做的菜,能趕上飯店的大廚水平。
鄭靜怡和小靜的任務是貼春聯、貼福字。
貼春聯和福字是傳統的年俗活動,寓意著新年的美好祝願和福氣?。
年夜飯象徵著團圓和幸福,餐桌上必須有魚,寓意年年有餘。
鄭靜怡從空間裡拿出兩隻最肥美的甲魚、最新鮮最肥的黃鱔,看得姨父手痒痒,急於一展廚藝。
鞭炮聲,從早上就幾乎沒停止,
中午和晚飯時段,更是到了放鞭炮的高潮,
以至於有電話打進來,鄭靜怡差點沒聽見。
在第三次響鈴的時候,鄭靜怡才聽到鈴聲,原來是蔣祁。
「啥事?蔣祁,你在值班還是回老家了?」鄭靜怡關切地詢問,
蔣祁笑道,「探親假已用完,哪裡還能回去。苦逼的值班醫生嘞!」
鄭靜怡說道,「好,待會我給你送飯,等我哦!」
「不用了,我可以去食堂吃……靜怡?」還沒等蔣祁拒絕,對方已經掛了電話。
其實蔣祁在猶豫,打電話來準備告訴靜怡,自己準備辭職南下,打算把新買的單位房子指標讓給鄭靜怡。
等中午她來之後再說吧……
蔣祁同鄭靜怡一樣,也登記了單位的集體買房,
前些日子他去南方城市,經過了面試,加上老師的極力推薦,他經過一個星期的深思熟慮,打算辭職追隨老師南下。
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的對還是不對,面對高收入的誘惑,他不免有些心動。
老師說了,辭職後,他在那邊的收入,每月比現在多了三千塊錢不止。要知道,在九十年代,這可是一個巨大的誘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