準噶爾的人都認為,新帝剛登基,自然不敢大興戰事。
可是弘曜是先帝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五年,背後有著滿清勛貴和漢族文臣支持的少年帝王。
如今的輔政大臣,鄂爾泰就是他的親外祖,喜塔臘氏一族和西林覺羅一族對他忠心耿耿。
富察氏和鈕祜祿氏因為聯姻也是對弘曜支持。
馬佳氏一族,溫宜公主下嫁後,也是表忠心。
索綽羅氏也是有分量重的官員帶頭表示臣服,沒辦法他們小輩的把柄還在太后手中。
至於漢臣,弘曜身邊兩個哈哈珠子的父親在文臣中也頗有影響。
更何況,弘曜自小素有賢名,在漢人眼裡,皇后嫡子,更是正統。
第285章 【太后日常(8)】
大清和準噶爾開戰,弘曜的心思都投入到了戰事中,對後宮就更不感興趣了。
鈕祜祿氏皇后安撫後宮嬪妃,但她也沒有辦法左右皇上的想法,皇上不來後宮,她也不能從養心殿將皇上拽到後宮來呀。
戰事一起,皇上是十天半個月的不來後宮一趟。
偶爾來後宮,也只是給太后請安,與慧敏商討意見。
鈕祜祿氏生怕太后不滿自己沒法規勸皇上進後宮來,但是慧敏卻寬慰她。
「如今正是多事之秋,皇上政務繁忙,顧不上這些也是正常,不關你的事,就隨他去吧。」
說著,慧敏還拍了拍鈕祜祿氏的手。
「有你在後宮,哀家也放心。這時候不要讓弘曜為後宮的事分心。」
看太后能理解自己,還這麼信任自己,可把鈕祜祿氏給感動的。
「皇額娘~」
此後,鈕祜祿氏也不負慧敏所望,在後宮安撫人心,實打實的是個很好的賢內助。
看著弘曜表明態度:
大清絕不下嫁公主。
沈眉莊可狠狠鬆了一口氣,這下子自己的靜和可就安全多了。
但沈眉莊思來想去,靜和雖然免去了嫁到準噶爾去的可能,但還是可能嫁到別的蒙古部落。
留在自己身邊才是最好的。
沈眉莊也不斷地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想法,靜和表面上乖順,可心裡卻隱隱的泛著苦。
按她額娘的想法,嫁一個滿清勛貴,留在京城相夫教子,既能不遠離額娘身旁,還能籠絡夫家的勢力,為她哥哥添磚加瓦。
但靜和心裡卻很不樂意。
是啊,自己這個按大家閨秀楷模標準養大的女兒,肩不能踢,手不能扛,也不是滿族姑奶奶的那種潑辣灑脫,騎馬射箭都比不上其他幾個姐妹,反而是女紅和文采更是出色。
想必嫁到蒙古也不能適應,弘曜哥哥總要考慮這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