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觸得多了,夏夢就慢慢學會了去找精神病患的「門」,站在門口,朝他們的世界往裡看。
這也就是所謂的共情。
夏夢忍不住輕笑起來。
黎晝意外地看她,都這種時候了,她還能笑得出來?
「你在笑什麼?」
夏夢放下揉後頸的手,說:「我只是在想,精神病患的世界,和樊雪的精神圖景,似乎也算異曲同工了。都要找門。」
她看向天台通往樓下的門,自信道:「萬幸的是,我找門,非常拿手。」
第7章 門,找到了。
夏夢推開天台的門往下走。
以探究精神病患的角度和方法去探索樊雪的這個精神圖景,似乎一切都顯得簡單了不少。
如同擋在眼前的迷霧,忽然就散開了。
將所有線索往回倒,倒到她昨天初見樊雪的那一刻。
樊雪表現出的狀態,基本可以確定她就是連環殺手本人。
一切的證據也都指向她。
唯一的疑點,就是她的那一聲「救我」。
有沒有可能,是雙重人格?
分離性身分障礙,俗稱,多重人格症。
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種或多種非常不同的人格。
有沒有可能,是一個人格犯下了罪行,另一個人格在向她求救?
昨天那個瞬間,夏夢的確思考過這個可能性。
以前她跟著老師接觸過的精神病患中,也有不少多重人格症患者。
甚至也接觸過幾例多重人格症殺人的案例,以及正常人企圖偽裝成多重人格脫罪的案例。
那麼,樊雪也是如此嗎?
夏夢想了想,覺得不太可能。
一方面,她相
信王向屹的能力和專業素養,是不是雙重人格,一般不可能逃脫他的法眼。
另一方面,多重人格的一個重要標誌,就是每一個人格都是獨立存在的。
多方研究資料表明,個體內存在的多個人格,彼此之間獨立、自主,並作為完整的自我而存在,每一個人格在一特定時間占統治地位。
簡而言之,就是同一個時間段內,控制身體的普遍只有一個人格。
可當時呢?
很顯然,那個「殺手」樊雪和「求救者」樊雪,是同時出現的。
夏夢記得很清楚,當時樊雪有著「殺手」的眼神,同時,那道聲音卻在呼救。
夏夢還是更傾向於樊雪和那道聲音是兩個不同的個體,並非樊雪的兩個人格。
因為……她能感覺到,那道聲音對樊雪帶著某種恨意。
是那道聲音在將樊雪往懸崖邊推。
感覺思路被捋得越來越清晰了。
夏夢能感覺到,像是一副拼圖,就差最後幾塊碎片了。
她沿著樓梯走到五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