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因嘛。
很簡單,他們要去給縣令送藥方,當然,前提是,縣令必須像澂江縣那樣,答應他們統一收集藥材,熬製湯藥無償救助百姓。
相比濱州各縣的建築都有不同程度的垮塌,交趾縣倒是好上一些,流放隊伍在縣城外的村子裡找了個沒人住的院子落腳,只是,比較傷腦筋的是,因為地震引發了洪澇,加上連續幾天的瓢潑大雨,院子裡里外外的地面上都積了一層水,每個人的腳都是泡在水裡的。
「你說,趙山他們能說服那些官員嗎?」
靠坐在車架上啃著乾糧,沈向晚隨口問道,如果那些官員敢拒絕,今晚她不介意再來一波零元購,連褲衩子都不給他們留那種。
「能。」
魏承毅幾乎沒有考慮就給出了肯定的答案。
「說得也是,但凡當官的,就沒有一個是傻的。」
稍微動動腦子就知道他為何如此篤定,沈向晚也不再糾結,將近亥時的時候,趙山和老周才驅趕著牛車回來,不出他們意料之外,交趾縣的官員和軍方都答應了,而且還爽快的給他們補充了五日的乾糧,接下來幾天,就算他們都不進城,也不用再擔心口糧的問題了。
【本章完】
第102章 漁陽縣,逗弄魏承毅
泰州位於臨江流域,受濱州地震的影響,境內幾乎都被洪澇淹沒了,良田房屋全都浸泡在洪水之中,為了求生,百姓不得不舉家逃亡,是以,泰州境內的難民並不比濱州少,由於不少人都染了病,好幾個縣城都爆發了瘟疫。
值得慶幸的是,沈向晚他們來了,但凡是發現有疫情的縣城,他們都會用同樣的方法跟當地官員交涉,最大程度的為百姓謀取利益,也成功的阻止了瘟疫大面積爆發。
「此地官府居然在施粥。」
三日後,流放隊伍進入漁陽縣,剛看到城門,沈向晚就眼尖的注意到,城外竟設置了幾個粥棚,士兵正在給百姓施粥,而且,相比其他城池都是將難民拒之門外,漁陽縣卻是城門大開,只要有路引或戶籍都能隨便進出,包括外面那些難民。
「嗯。」
難得能看到如此畫面,魏承毅的眸底也爬上了少許笑意,不管朝廷有多腐敗,終歸還是有為國為民的好官的。
只是,這種官員太少了,而且,他要是猜測得沒錯的話,漁陽縣的官員們怕是早已焦頭爛額了吧?
從地龍翻身到現在,已經二十多天,朝廷依然沒有任何賑災的舉措,一個縣衙又能有多少錢財或糧食救濟百姓?
魏承毅能想到的事情,沈向晚同樣能想到,既然此地的官員是好的,那她今晚也不介意再當一次散財童子,反正她空間有的是錢財和糧食。
流放隊伍很快便進了城,為了他們的安全,沈向晚照例大手筆的包下了整個驛站的二樓,最能鬧事兒的孫氏死了,沈家又因為沈向東跟沈向月的事情鬧得不太愉快,其他人雖然還是會眼紅嫉妒,經過這段時間的折磨,加上近衛們的威脅,基本不敢貿貿然的鬧到他們面前來了。
趙玉萍和嚴朗的傷都已經養好了,除了身上留下的疤痕,完全沒有任何後遺症。
早早的吃過晚飯後,不止趙玉萍他們沒有離開,連嚴朗父子倆都急吼吼的來到了魏承毅的房間,因為他們都知道,今兒沈向晚要最後一次幫魏承毅解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