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說法沒什麼問題,但是以物易物,這交易雙方要滿足彼此的需求才好,若是大家都要買糧食呢?
「若是由王爺統一購買,然後再與百姓兌換呢?」
「此事不可,朝中定會有人參王爺中飽私囊,而且這換到最後的東西要怎麼辦?」不能變成銀子或者銅幣的貨物,難不成要扔了嗎。
「王爺,我等都籌集了不少銅幣,這銅幣如果能正常流入市場,想來可以緩解一下這物價的壓力。」左辰彥緩緩開口。
「什麼是正常流入?」榮親王知道左辰彥,曲欣蕊的丈夫,樂善侯的姐夫。
「在下曾聽內子講過,物價的波動多是因為供需變化引起的。如果市面上流通的銅幣多了,這物價就會自然的回歸。若是王爺直接給百姓發銅幣,吾猜百姓只會將這銅幣攥在手裡,而不是用掉,這樣市面上的銅幣總數依舊不會有變化。」
榮親王若有所思的看著他,又問,「那本王要怎麼樣才能讓這些東西正常的流通到市面上呢?」
「如秦兄所言,用可流通的東西置換可流通的東西,此乃第一步。第二步,讓銅幣通過找零等方式逐漸投放到市場上,重要的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朝廷不缺銅。」
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,以物易物其實對於榮親王來說是很容易做的,定川百貨、康王手下的產業,還有這許多世家的產業都可以配合。無非就是買賣時間的交錯罷了,雖說最後可能會有點損失,但是總數一定不大。
銅幣的流通,他還要再考慮一下,若是大量投放銅幣,李丞相等人肯定像是聞到血腥味的狗,追過來大肆收銅,雖說這是他計劃的環節之一,但是在這之前要先穩住民心。
榮親王回憶著長公主和小王爺給他講過的經濟知識,一點一點理順了自己的想法。其實,有些類似錢莊的運營,只要你有足夠的籌碼,有充足的流動性,這事兒就不可能辦不成。
貨幣的投放只能從他,也就是朝廷投向市場,然後再通過稅收等方式收回來,以此進行循環。所以榮親王讓這些跟出來的學子列出一個明細,到底哪些是民生剛需,一家人一個月要多少這些東西。
同時,他又去了定川百貨,讓管事將常用品價格列一份給他,「過幾日,本王再來尋你,由本王出錢買下東西,然後由你們負責與百姓交易。」
以物易物,還是交給合適的人來做才好。有定川百貨等商家把關,這東西的價值就不會偏差太多。以物易物,但是不能全是物,重要找點零頭給百姓,這樣銅幣就慢慢投放出去了,等上個把月,老百姓應該發現他們不缺錢了。
再選個合適的時機,將以物易物變成用銅幣買東西,用銅幣買東西給一點優惠,想來這樣是有足夠的吸引力的,尋常百姓家幾個銅子可是很經用的。借著定川百貨的口告訴百姓,如今這太難下不缺銅,有手頭有銅幣的儘管用就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