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木帝點點頭應下,這曲長歌是個認真辦差的,好東西可不能被不識貨的人給糟蹋了。
「陛下,農學一事是關國計民生,臣請陛下恩准開設農學特科。」小王爺一記驚雷炸響了滿朝文武。
李丞相等人臉色極其難看,因為他們都清楚,端木帝一定會同意的,而他們卻無法提出反駁的理由。這算科之後,再填農科,農科之後呢?
端木帝終於明白小王爺一直所說的時機未到是什麼意思了,他在等的就是這樣一個時間點,一個眾人無法反駁、拒絕的時間。「定川王所言極是,孤准了,這農科的教材就交給你去編撰,希望明年的此時,孤能看到這本教材。」
這農科的書其實斷斷續續地編了大半年了,明年朝拜前是肯定可以編完的。要說這端木國,沒人比小王爺更有資格編制這農學的書籍了,他的農莊遍布各地,各類作物適合什麼樣的土壤、氣候、施肥方式,他都有統計。
不僅如此,他在讓莊戶試驗了各種種植方法,優中選優確定了每類作物最合適的種植方式。
長公主看了看鴉雀無聲的眾人,冷笑一聲,她今天可是來算帳的。四海錢莊,名義上是她的私產,實際上掌管的是國家財稅大事。四海昇平,稅收金額缺不及過往,這管事的官員是不是該給出個說法?
「大司馬,請問這些地方的稅收因何減少?就連剛經歷完戰禍的魯城,稅收都有提高了。」
「長公主殿下,各地情況不一,有些地方因為種植不當,導致減產,影響稅收。」大司馬自然知道這稅收的金額有問題,但是這錢去哪了,他能說嗎?同一條船上的人,誰也不能落水,畢竟這銀錢他們人人有份兒,保全他們就是保全自己。
大司馬咬死了這帳沒問題,長公主也沒法真的派人去梳理這些地方過去幾十年的帳。那麼就重新開始好了,「父皇,這些地方依舊是原有的記帳方式,朝廷查驗時有著諸多不便,兒臣請旨,要求各地通用收支兩欄式的記帳法。」
沒錯,在端木帝三令五申的要求下,這收支兩欄式的記帳法依舊沒能在朝廷上用起來。
「長公主是不當家不知道茶米貴,各地的官員公事頗多,哪有時間再去學習這新的記帳方法。」李程祥當然知道這原有的記帳方法,有諸多不妥,但是不就是因為這諸多不妥,才有更多的操作空間嗎。=quothrgt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gt.)
spangt: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