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好、好、好。這小元寶果然是我端木皇族的福星。」
長公主把她和他的一些謀劃告訴端木帝,端木帝也逐漸冷靜下來,他要的是根治這相權碾壓皇權,要的是徹底解決端木國的內憂外患,不能急,只能耐著性子慢慢來,至少現在要比過去好了太多,不是嗎。
第32章
聊完正事,長公主把從定川王府帶回來的鮮花餅呈給父皇,然後就告退了,她還要給母后去送點心呢。
看著長女離開的端木帝低下頭,看著手邊的另一份摺子,有些人還真的是痴心妄想呢,端木國的長公主,怎麼可能選些廢物當駙馬。論家世,誰能高於皇家,靠著祖輩蒙蔭得到高位的人還真以為自己多優秀嗎?
景兒已經十五了,也是該開始相看了,不過到底什麼人才配的上他的景兒呢?端木帝此刻有些理解瀚海王了,他也愁了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,太學的一眾小爺終於迎來了考試,這次的題目很是尋常,但是問題不尋常。題目是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義」,問題是「如何讓民眾自省。」
這題是小王爺的主意,他造紙、印書,最終為的不過是開啟民智。打破宗族的強權,打破現有的權利階層,讓權利回到皇帝的手裡。當然,他從來不認為皇權的集權就一定是好的,皇權一樣需要制衡,但是絕不是現在這樣,讓丞相把皇帝給架空。
人無完人,若權利集於皇帝或者丞相一人之手,若這掌權的人心不為公,那就是天下的災難。讓官員的選拔更公平,才能讓老百姓的日子更好過。所以他和長公主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啟民智,只有知道是非對錯,才知道什麼是應該,什麼是不應該。
民智一定帶來質疑,但是未必不是好事,質疑中前行,每一步都會是深思熟慮以後的,所以這樣的前行才更穩健。
丞相等人之所以能如此猖獗,無非就是藉助現有制度的缺陷,通過愚民來實現自己的大權在握。有人願意為了利益出賣靈魂,也一定有人願意為了理想拋頭顱灑熱血。
教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無論是否人之初,性本善。人都應該通過學習,知道什麼該做,什麼不該做。這道題本質就是要看看這些王侯、高官家對於民智的看法。
也許他能從中突破口,無論是未來的為人師者,還是更多的名家典籍。
最有意思的是當他提出這個考試題目的時候,明夫子那似笑非笑的表情,似乎他已經明白了他們要做的事情。樂觀點想,明家是支持他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