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後小王爺就建議瀚海王明天去找端木帝,建議他給留京的質子安排個太學,然後一定要增加考試。考不過不准繼承爵位,在太學表現太差還可能要降爵位。
瀚海王琢磨了一下,自家兒子這主意不錯,合情合理。養了這麼多人,養成忠君的王侯,或者養成廢物都是不錯的解決辦法。他點點頭,應下,又說「這太學你可有章程,去草擬一份於我。」
小王爺很是嫌棄自家父王的拿來主義,不過他出的主意,也只能他來寫才寫的明白。這太學的三門必修課就和官員的一樣,為什麼,因為你都是皇族宗室了,你好意思連百姓都不如嗎?另外一定要加個愛國主義的課程,別動不動就想起兵造反。
還有就是,加個社會實踐課,小王爺不指望真的讓這些王侯都愛民如子,這不現實,階級的劃分讓特權階級高高在上,他們只會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。小王爺想的是,哪怕只能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多一點同情心,那都是好的。
瀚海王拿到這個章程以後,也不耽誤,立刻給端木帝呈了上去。瀚海王地位特殊,可以隨時求見皇帝,他一般只在有要事的時候才會用這個權利。
端木帝召他進宮,看了這個太學的奏摺,心裡估摸著,這個肯定又是小王爺想出來的法子。不過此計甚好,他打算在祭祖的當天就宣布質子留京,還讓郎中令蕭澤平加強防備,萬一有人要魚死網破,那就少不得要血濺當場了。
端木帝問瀚海王「之前新發現的那處煤礦,現在情況如何了?」
「那煤礦的礦藏很是豐厚,而且不少是露天礦,只是若要開採,必定被人發現。所以臣只是將那處圍起來,尚未開採。」
「鄧家可還好用?」
「鄧家遭受了那無妄之災,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能站起來,很珍惜,他們家主雖然年輕,不過是個難得的明白人。」
瀚海王見過鄧一謀,他也許不相信瀚海城在暗中收煤,但是他一句話多餘話都不會問,做事也很周全。他尊小元寶為主這事兒,一點不含糊,不單是想憑接小元寶的權勢東山再起,更是對小元寶這個人心悅誠服。
到了祭祖之日,端木帝一身墨色華服,身後跟著一眾王侯,今天三皇子和四皇子也到場了。李丞相看著三皇子,便是端木帝在偏心,他也是認這個兒子的。
太常的表情極其嚴肅,與他而言,這輩子能順利度過旱災、洪災,他已經覺得萬幸了,他是真心實意地認為天子是天佑之子。懷著一刻虔誠的心,太常一絲不苟地的帶著宗親們進行祭祖的禮儀。
等到端木帝在山頂完成了最後的儀式後,只見他身後似乎有火鳳凰飛出,周邊也似乎全部進入了火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