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河從懷裡拿出太玄門令,遞給端木帝,別人不認得這太玄門令,端木帝是認得的,當然因為小王爺,他早和清河見過面了。「請問閣下來此何事?」
「太玄門門主觀天象知浩劫降至,故派清河來此。百年一遇的大旱將至,請陛下下旨,令各地儘快修建水窖、溪井和井渠。」說罷,清河就呈上了他的設計圖,見眾人似乎不理解,他又解釋了一下這些水利工程的用途和意義。
這時又有人發現那火石砸落的地方,似有什麼東西。在太常和清河雙雙認為此處動土不會影響端木國的氣運後,守陵人挖開了那個地方,一個異型的石頭碑出現在眾人面前。石碑似乎就是這些火石落在地上的樣子,另一面寫著「旱澇之災降至,宇帝承天命扶社稷於危難。」
不是沒人懷疑這石碑是不是真的異象,但是這一系列的巧合,加上太玄門的現世,沒人敢質疑罷了。萬一真的是上天降下的預兆呢?端木帝總不至於自己編造旱澇之災,不然這萬一風調雨順的,他這皇位可就更不穩了。
端木帝看著眾人沉默了下來,直接下了口諭「八百里加急,令各城城主按太玄門的建議修建水窖、溪井和井渠,不得拖延、推諉」。當然不能指望一道口諭就讓各城完美的完成任務,所以端木帝命長公主代天子巡視各地,瀚海世子隨行,准予先斬後奏的權利。
這美名必須由他們皇家拿下,而嫡子又太小,放出去說不定就回不來了,所以只能委屈長公主了。不過長公主是求之不得的,至少這輩子她可以盡人事,也許真的能改變一些事情呢。
長公主選擇先到中原城而後江城,再去平城,最後到嵐城。至於揚城和雅城,做做樣子就好,畢竟去不去的,都不會改變什麼。端木帝下旨的第二天,長公主就出發了,和她一起的還有小王爺。
雖然小王爺比長公主還要小兩歲,但是他總覺得自己的芯子是個成年人,要照顧未成年的長公主。就像這次出遠門,小王爺生怕長公主不知道一路上的辛苦,提前給她準備了行禮清單,分必帶、可選,然後又讓川香館提前準備了好些調料和醃製好的小菜。
收到小王爺送來的清單,長公主內心有點囧,又有點高興。她不是沒吃過苦的人,而且她也有習武,但是有人不因為她是長公主卻這麼顧著她,她很高興。一旁的皇后更是笑彎了腰,雖說逗逗女兒很高興,但是更高興的是按小王爺這妥帖的性子,女兒這趟出門應該無憂了。
小王爺操心的是長公主的感受,皇帝操心的是女兒的安全。雖說公主沒有即位的權利,但是有人萬一狗急跳牆呢,所以這一路上的人手都的要安排足了。
與此同時,李丞相的書房裡也是一堆人在討論。李丞相也拿不準這「天兆」是真還是假,若是後面大旱真的如期而至,那端木帝在民間的聲望可就是如日中天了,這天命所歸的天子,他們還能反的了嗎?
長子李程祥對端木帝對長公主委以重任一事嗤之以鼻,「父親,若這旱災真的是存在,那就不能讓長公主一行順利的去安排這水窖、儲量的事情;若這旱災不存在,那就是天子妖言惑眾。」=quothrgt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gt.)
spangt: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