瞧皇帝這話說得,好似三皇子不是他兒子一樣。奪門而出的皇帝沒隔幾日就傳出身體有恙,早朝也免了。帝京的氣氛變得有些微妙,老百姓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,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選擇窩在家裡。
再然後,就聽說丞相連夜進宮求見皇帝,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人從裡面抬著回了丞相府。又隔了半個月,皇帝親自去泰和園接回了皇后和四皇子。
長公主乖巧的坐在一旁的軟塌上,看著父皇握住母后的手,仔細講著他在宮裡這段日子的歷險記。說是歷險記,不如說是皇帝自願中招,然後反手將了丞相父女一軍。
被皇帝氣狠了的貴妃,腦袋一熱,讓人給皇帝的吃食裡面下藥,雖說不會影響皇帝的私生活,但是皇帝這輩子休想再有其他子女。貴妃的打算可不止如此,她給宮外的丞相傳信,讓他將皇后母子永遠留在宮外。
丞相收到傳信才知道自己女兒幹了什麼好事,丞相可不覺得她這番動作皇帝一點都沒察覺到,感覺到這是皇帝給他們家設的局,可他的蠢女兒已經跳進去了,他已然無法置身事外。
還沒等丞相想好,要不要除去皇后母子,皇帝身邊的王公公就壓著貴妃身邊的侍女到了丞相府,除了這侍女,還送上了一個空了的藥瓶,這侍女是貴妃的陪嫁侍女,是丞相家的家生子。丞相看到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,立馬跪地喊冤,「刁奴誤主!」
王公公是端木帝身邊的人,哪能不知道這是李丞相準備讓著侍女背鍋,畢竟家生子哪怕丟了自己命也不敢背主,因為她老子、娘、還有兄弟都還在府里呢。這不重要,他順勢請丞相去宮裡,李丞相知道就算皇帝恨不得把他千刀萬剮,此刻也不會動他,畢竟這滿朝的官員,十之七八都是他的朋黨。
只是為了讓皇帝消消火,怕是要讓步些問題了。丞相心裡心思百轉,面上確實一副悲傷又氣憤的樣子。
御書房內,君臣二人一個痛心疾首、一個痛哭流涕。「陛下,老臣該死,沒想到千挑萬選的奴才,還是個居心撥測的。」
「孤也知道李貴妃定是被小人蒙蔽,但是孤,堂堂天子居然被枕邊人下了藥!近日來,孤徹夜難眠,孤才只要兩個兒子。」
「陛下還請保證龍體,臣那女兒在家中被慣壞了,不擅長管事,才讓宮裡出了這等紕漏,還請皇后娘娘回宮主持大局。娘娘貴為國母,一直與四皇子住在園子裡實在不妥。」
一番言辭交鋒後,皇帝要到了他想要的結果,皇后和嫡子的安全;丞相也也要到了貴妃還是貴妃,三皇子也還是三皇子。如今結局已定,端木帝這輩子也就這兩個兒子,至於以後誰能繼承大寶,端看各自的本事。
當皇后聽到皇帝自願服下那個絕嗣藥的時候,眼淚沿著臉頰留下。能為她做到這步,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?